<nobr id="6nkkh"><s id="6nkkh"></s></nobr>

<listing id="6nkkh"></listing>
新聞中心
冬春之交、養豬場應提前預防的疾??!
新聞中心 2018-03-01 10:04
大家好、現在雖然已經進入春季、但是氣溫還是不穩定、忽高忽低、在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感冒!春天來臨,萬物更生,細菌、病毒容易孽生繁殖,而熬過寒冬的畜禽往往較瘦,免疫能力和抗病力下降,所以每年冬春之交,動物容易發生疾病和死亡。在這關鍵的交替季節我們應該怎樣做那?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冬春之交豬難養的原因


1、天氣變化劇烈,寒流及雨雪侵襲形成寒冷應激;氣候環境對豬的健康產生直接危害;豬舍內保溫不好,通風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氣體增加,對豬的呼吸器官影響嚴重。


2、由于天氣寒冷,在冬季既要保證豬舍的溫度(減少豬的采食量,減少飼料的浪費,降低養殖成本)又要保證豬舍的通風(主要是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從而造成通風與保溫之間矛盾突出,而且很難控制和解決。這樣就使得在冬季豬舍的通風、溫度及濕度三者之間存在較大的矛盾,導致豬群在冬春季節長期處于缺氧、低溫、高濕、高氨、高二氧化碳的惡劣環境之中,導致機體抵抗能力降低,各種傳染性疾病往往成為豬發病的主要誘因。

3、在冬春季節,適宜的環境(主要是潮濕)和良好的保溫措施為大多數的病毒和細菌(大腸桿菌等)提供了生存、繁殖及傳播的條件;多風、風速大及風向多變等可加大豬群間疾病和病原的傳播擴散。


4、寒冷的氣候影響,使飼養管理人員疏懶,日常管理不到位,衛生環境不合格,也容易引起疾病的發生。


二、易發生的疾病


每年冬春之交,動物容易發生疾病和死亡、以豬而論,常發病有豬瘟、副傷寒、仔豬水腫病、黃痢、白痢、傳染性胃腸炎、喘氣病、感冒、仔豬低血糖癥和疥癬等病,這十幾種病是春季常見病,一定要注意防治?!?br />

三、以上疾病的防治


豬瘟


貫徹合理的免疫程序,在常發地區(非安全區),仔豬可進行超前免疫(出生后肌肉注射1頭份/頭,1-1.5小時后再喂初乳),雙月齡再進行二次免疫(2頭份/頭);安全區可以進行雙月齡一次性免疫。如果有的豬場三周齡首免,雙月齡應再免疫一次。種母豬春、秋季各免疫一次;后備母豬配種前20天免疫一次;種公豬在做好仔豬階段免疫后,每年春、秋兩季各免疫一次。


仔豬大腸桿菌病


早發性大腸桿菌?。ㄗ胸i黃?。┮?-3日齡多見;遲發性大腸桿菌?。ㄗ胸i白?。┮?-3周齡多發;仔豬水腫?。t眼?。┒喟l于斷奶前后的肥壯仔豬。


以上三種病均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應加強妊娠母豬和哺乳豬的飼養管理、清潔衛生和圈舍干燥。防寒保溫,母豬產前15-30天注射大腸桿菌病預防苗(具體用法參見說明書),仔豬抓好七天補料和過好“三關”(初乳關、初料關、斷乳關)。發病仔豬的治療要實行消炎抗菌、止瀉、強心、補液等綜合療法。

 

仔豬副傷寒(沙門氏桿菌?。?br />

多發于1月齡以上20公斤左右的仔豬,冬春多發,與飼養管理粗放有密切的關系。仔豬斷奶(1月齡)后要接種副傷寒疫苗,對仔豬要防寒、防潮濕、分批飼養(密度合適),少吃多餐,喂勻喂飽,不要突然改換飼料,注意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


傳染性胃腸炎(TGE)和流行性腹瀉(PED)


俗稱冬痢,均為病毒感染,呈一過型流行,早春常有發生。以灰色水泥狀下痢、嘔吐、脫水為主,大豬很少死亡,10日齡以下仔豬死亡率達50%-100%,尚無理想疫苗。本病發生后注意補充水分(10公斤、1兩鹽、半斤葡萄糖喂服),豬舍消毒。平時注意保溫,飲水清潔,少食多餐。


喘氣?。ㄖгw肺炎)


由支原體(霉形體)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喘氣、咳嗽,呼吸加快,無熱癥而食欲正常,小豬偶有死亡,病變局限于肺心葉、尖葉、中間葉及膈葉前上緣,呈“肉變”或“胰變”(蝦肉變),融合性支氣管肺炎變化??稍陲暳现屑尤胫г瓋?、土霉素或卡那霉素。


感冒


春季常見病,多為外感風寒、發燒、有時拉稀、可用復方氨基比林稀釋青霉素注射。平時注意防寒、防冷風、防潮濕,可內服麻黃、桂枝湯(麻黃、桂枝、防風、荊芥、甘草、生姜煮水)。


仔豬低血糖癥


多發生于冬、春季節初生仔豬,原因是妊娠母豬后期營養不全或產后無乳,使仔豬能量不足,引發血糖下降。預防應注意母、仔豬喂養并防寒保暖。


注:以上七種春季常見病常常造成豬只大量死亡或影響增重,不可掉以輕心。務必貫徹以預防為主的方針,防患于未然,確保養豬業順利發展。


文章來源: 豬業百科, 本微信服務平臺資料來源于網絡收集,以供給大家學習、交流為目的,請諸位在閱讀后,盡快刪除,尊重資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所列資源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立刻刪除!
国产精品黄色激情三级片_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影视_亚洲成色欲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_国产一级A∨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