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豬細胞原蟲病開始禍禍豬群。
新聞中心 2021-09-29 09:55
最近一段時間經常有養戶反饋斷奶仔豬拉稀的情況,稱治療方法都用遍了,效果都是不好,仔豬傷亡比較大。 發病豬精神沉郁、扎堆、皮粗毛亂、眼窩深陷、反饋中仔豬出現的拉稀呈現不同程度的水泥樣和黃色稀糊狀,然后逐漸轉成水樣拉稀,排泄物中能明顯觀測到腸道黏膜脫落物和出血,然后仔豬逐漸死亡。隨將發病且無治療價值的仔豬送檢后發現,發病仔豬系感染結腸小袋纖毛蟲所致。
什么是“豬結腸小袋纖毛蟲?”
豬結腸小袋纖毛蟲病是由小袋纖毛蟲寄生于豬結腸上皮細胞內所起的一種原蟲病??筛腥景ㄘi在內的多種哺乳動物。豬是主要的帶蟲宿主,人與豬直接或間接接觸可造成感染。近年來,隨著我國養豬業的快速發展,本病對養豬業的危害日益顯現,一方面體現在小豬階段本病可單獨導致小豬腹瀉拉稀,用一般抗生素治療無明顯效果,嚴重的可導致小豬拉稀脫水死亡, 另一方面小袋纖毛蟲可與其他腸道疾病并發感染,加劇了其他腸道疾病的病情。
豬結腸小袋纖毛蟲原本是屬于比較冷門的駐細胞原蟲病,臨床上比較少發病的。在2019年之前鮮有報道,最近這兩年監測和發病比例呈現上升態勢,至于是由什么因素導致擴大的,目前并不得知。但自繁豬場一旦發現此病,保育豬的感染比例將達到100%。此病又多發生在斷奶仔豬上面,發病的時候特別容易造成和其他類型的仔豬腹瀉混淆,如果不通過有效的檢測,就會耽誤有效的治療,貽誤治療時機,造成更大的傷亡。
目前在結腸小袋纖毛蟲的治療上,可以使用地美硝唑和磺胺間甲氧嘧啶鈉配合治療。同時要注意環境的衛生狀況,盡可能的要保持欄舍內的干燥,發病豬和健康豬要分欄隔離,發病期間做到每日消毒。另外小袋纖毛蟲為人畜共患病,豬場一線相關人員要特別注意個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