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分娩后食欲不振的情況分析
新聞中心 2021-09-29 09:55
母豬在分娩后食欲不振的情況發生率是相對比較高的一種現象,如果一旦發生了母豬在分娩之后食欲不振,采食量上不去,采食不達標的情況,母豬隨之而來的哺乳情況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母豬在分娩之后會表現出兩種不同的食欲不振的情況,一種是表現為發熱,體溫升高的情況。一種是不發熱,僅僅是食欲不振。 往往不發熱的這種類型的食欲不振,會在最開始的時候被忽略掉。 多數情況下我們的判斷會被母豬在分娩的時候體能損失過大這個因素所帶走。
針對于母豬分娩后食欲不振的情況,母豬無論發熱和不發熱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明顯的感染或隱藏的感染。 比如母豬產后因體溫升高而發生的食欲不振,可能和生殖系統感染、腎臟炎癥、藍耳病、子宮內有死胎未排出、急性細菌感染有關。 而體溫正常的發生的食欲不振,可能和胃潰瘍、分娩當日失能過大、便秘、補水不足、腎臟炎癥及藍耳病有關。
對于母豬分娩之后食欲不振的處理,應遵循幾個基本的原則,首先,以保障腸道通暢為主。其次,以快速補充母豬能量為主。最后,以針對性的消炎為主,特別是發生急性感染、生殖系統炎癥等。之前有很多養戶會反饋出一個現象,“母豬分娩后,打一針某某某抗菌素,母豬基本沒啥問題,一發現不吃的就打一針,打一針就吃了。” 這恰恰就說明了母豬在分娩后是存在隱性感染的,母豬發熱和母豬食欲不振就是感染的一個信號。